|
俗话说,“扎针拔罐,病去一半。”拔火罐这一传统中医理疗方法近年来颇受人们推崇,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保健防病。不过,专家提醒,拔罐虽然能防治疾病,但家庭拔罐要把好“火候”。否则,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造成意外损伤。 拔罐不一定非用火 现在不少人,包括一些医生都认为,拔火罐时的“火”在保健和治疗中起了很大作用。但中国中医科学院副主任医师王敬指出,这种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火罐中“火”的主要目的是使罐体内形成负压。 王敬建议,如果治疗疾病需要拔火罐,最好去正规的医疗场所;如果仅想起到保健作用,家中自行拔罐用真空抽气罐比较合适。 拔罐并非人人适宜 拔罐是传统的中医外治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且效果明显,成了民间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不少家庭都自备拔罐,自行施治,但拔罐在使用时要视病情而定,不是所有病都适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季远指出,拔罐虽然能治很多病,但最好先咨询医生,看自身状况是否适合选择在家拔罐。而对于某些人群,则属于拔罐的禁忌人群,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皮肤损伤、精神病或神经质的人,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各种骨折、极度衰弱、孕妇、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过渴、醉酒等,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过于瘦弱的人也不宜用火罐。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头部、心脏处要慎用,否则易适得其反。 连续拔罐不要超过一周 专家指出,如果是需要长期拔罐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为了方便起见,在家自己拔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开始时要请医生来操作,掌握拔罐部位、拔罐力度等方法后再自己操作,尤其建议初次自行拔罐的人要先从小力度开始,逐渐调整拔罐的力度,以免造成皮肤损伤。 连续拔罐时间不宜过久,一般的疾病大多连续拔罐一周左右就能好得差不多了,如果一周后仍不见好转,建议到医院复查。 俞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