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先生(潍坊市农村信用社客户经理): “作为一个银行从业者,回顾2011年,我觉得去年银行业呈现出两个比较大的特点,一个是政策从紧、利率提高;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民间资本活跃,对于银行业有不小的冲击。”孙先生是潍坊市农村信用社的一名客户经理,从事银行工作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负责450个客户的存贷款业务,2011年一共发放4000多万元的贷款。 孙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国家采取银根紧缩的政策,相对应的是贷款利率也有不小的提高,客户从银行贷款相比于以前更加困难,而且利率也更高。“2011年国家先后3次调息,而且银行的实际贷款利率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定的上浮,所以银行的利息收入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银行利息收入增加了,我们工作人员的工资也有了一定的增长,我自己的收入比2010年增加了2万元。” 不过伴随着收入的增加,2011年银行资金的风险性也提高了不少,主要是受到了社会上一些不规范的小额贷款业务的影响。“2011年的银根紧缩政策使得很多人从银行里贷不到款,他们不得不向社会融资,也带动了潍坊民间资本的活跃,无数从事小额贷款的个人和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孙先生说,这些小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但由于一些不规范的小额贷款利息非常高,很多借贷者承担不了高额利息,最后因资金链断裂而纷纷跑路。 “这些借高利贷者大部分在银行也有贷款,他们的资金链断裂以后,银行的贷款也无法偿还,也影响了我们银行的资金安全。”孙先生告诉记者,往年,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客户中,平均下来一年最多也就是有一两个会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但是2011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五六个,是以前的5倍。“这种‘跑路’事件以前属于民事案件,2011年上升成了刑事案件。”孙先生说,他们有一个贷款300万的客户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跑路,潍坊市公安局派出专人对其进行抓捕,经历两个月的时间从南方将其找到。 “2011年我们的资金风险还出现了新的情况,很多人从银行贷款以后,不是用于生产经营,而是将这些资金拿到社会上贷给其他人,从中赚取利息差价,如果他们的钱收不回来,我们银行的资金也就很难收回了。”孙先生说。 本刊记者 朱永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