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承诺 ◆三级联动 ◆规范服务 |
昌乐服务型党组织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
|
|
本报讯 (记者王冠华 通讯员邓有峰 郑洪兴)“党的干部就是好,百姓办事不用跑。”昌乐县营丘镇王俊村村民张培利逢人便说。原来,他想发展大棚瓜菜种植,但苦于资金不足一直难以启动,村支书李继信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为他担保贷款10万元,建起了两个占地3.5亩的高温大棚,年增收3万多元。这是昌乐县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县通过建立党群服务体系,主动承诺、三级联动、规范服务,第一时间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通过建立三级联动的服务型党组织体系,实现了以服务强组织、增活力,用服务解民忧、聚民心。截至目前,全县共受理办件42.6万件,一次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86.9%、98%。 主动承诺连民心。全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主动向党员群众作出服务承诺,并在公开栏上公示;每名党员联系一名或多名群众,帮助解决困难;每月的5日作为群众工作日,基层党组织集中接待群众来访办事;每名干部结对帮扶1至2名困难党员群众结对互助牵手致富。全县1043个基层党组织共作出服务承诺3.6万多条,72.2%的承诺事项已经兑现到位;收集掌握民情信息8.1万多条,帮扶资金、物品154万元,帮办实事2600多个。 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党群服务体系。在县、镇(街道)设立党群服务中心,内部设置“一厅四室”,即党群服务大厅,综合活动室、谈心接待室、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村(社区)设立党群服务站,配套便民服务设施,实行组织办公、党员活动、群众服务“三位一体”。为保障各级党群服务机构正常运行,还设立了党群服务基金,县财政每年拨付200万元,县管党费每年列支20%,镇、村党组织适当投入。目前,全县已投入建设资金1760多万元用于服务群众。 为真正把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该县制定了受理登记、分流交办、限时办结、回访反馈、跟踪问效“五步走”的规范服务流程。全县统一设计《党群需求事项办理流程图》,对党群服务事项,由村党群服务站受理登记,提报镇党群服务中心;镇党群服务中心分流交办相关窗口,能直接办理的即刻办结,一时不能办理的做好解释,限期办结;采取专项反馈、网上答复等形式做好群众办理事项的回访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