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4月24日刊登汤嘉琛的文章指出,在中央频出重拳整治“三公”乱象的大背景下,缩减不必要的“三公”支出、杜绝“三公”腐败的压力和动力,更是前所未有,改革条件也已比较成熟。深入推进这项不涉及“饭碗”问题的改革,无需多么复杂的改革设计,只要有削减领导干部一部分“福利”的决心即可。 有远见的主政者应该意识到,各种“三公”乱象早已成为严重损害自身形象的脓包,尽早剜除为宜。是贪恋“三公”消费带给自己的微利,还是用改革回应百姓呼声?这道选择题并不难做。 今年已是“晒”三公经费的第四年,与往年相比,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推进,这是一个不错的趋势。公众乐于看到“三公”改革的进展,希望改革的力度更大一些。希望能有更多政府部门拿出“削减福利”的改革决心,增进“三公”的透明度,进一步挤压“三公”消费中的腐败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