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4月3日刊登华东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系教授蒋云根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与转变政府职能”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指出,十八大报告提出行政体制改革的六个方向和重点,是耳熟能详的老课题,之所以强调这些领域的改革,是因为包括机构调整、人员去留、职能转换、权力约束等项改革都直接触及到了政府的自身利益,这也是行政体制改革陷于某种困境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一直由政府主导,改革的动力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原动力,即政府官员的危机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二是源于外部压力而转换的内在动力。由于中国“体制内改革”的基本特性,在主导农村、企业等领域改革时,主要通过内在原动力推动改革的进程。而一旦面临政府“自我改革”的现实,难免出现内在原动力不足的情况;同时,由于缺乏外部压力与内在动力之间的转换机制,使得行政体制改革的另一动力源受到阻塞。对此,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设计造就一批具有改革精神的高素质官员队伍,激发改革的内在原动力;同时,要重视完善外部民意压力与政府动力之间的倒逼与转换机制,通过内外合力增强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