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赵欣波 通讯员 王宏伟 陈伟伟 爱心帮扶、低保救助、惠民审计……一项项举措,犹如把颗颗爱心珍珠串成一个爱之“链”,让社会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力量、党的温暖。近年来,昌邑市审计局始终把排民忧、解民难作为群众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作为该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使帮扶村旧貌换新颜 后刘家营子村是这个局的对口帮扶单位,长期以来,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弱,全村286人处于贫困状态,急需脱贫致富。 昌邑市审计局领导及驻村第一书记多次入户调查,在了解情况后,与村班子一起研究,找出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马上组织落实,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后刘家营子村旧貌换新颜。 这个局在自身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从办公经费中挤出3万余元,对该村老旧失修的活动场所进行了修缮,并购置了办公、会议桌椅等用品,使该村组织活动场所面貌焕然一新。后刘家营子村距北孟镇政府4公里,原来的道路是一条坑洼不平的泥巴路,每到雨季积水严重,影响群众出行,修一条通村的水泥路是村民一辈子的梦想,也是改变后刘家营子村贫困现状最直接的切入点。局里在了解情况后,与镇、村共同筹措30余万元资金,为该村硬化了700余米的出村道路,解决了该村出行难的问题,将泥泞的“闹心路”变成了平坦的“致富路”。 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女主人王雪萍身患乳腺癌,丈夫早在几年前死亡,年事已高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都需要身患重疾的王雪萍来照料,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但这又是一个幸运的家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王雪萍成为该局领导的结对帮扶对象,在了解到这个家庭的情况后,局领导立即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并协调民政部门为她家办理了低保,把温暖真正送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这个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联系村、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工作,11名领导干部与后刘家营子村、韩家村等11个村结成联系对子,27名党员干部与北孟、围子19户特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与102户一般农户结成帮带对子。每月1—2次直接深入联系村,访民情、问民意、解民难,竭尽所能办实事、办好事,帮助破解发展难题。截至目前,组织机关干部走访联系群众567人次,征求各类意见建议78条,为群众提供各类咨询服务52人次。 审计成果惠及群众 这个局坚持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换位思考的群众思维和联系群众的工作做法作为一种工作习惯、工作方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昌邑市审计局坚持走群众路线,围绕“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加大对“三公”经费等各项公务活动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把民生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有效保障和促进了国家各项利民惠民政策的落实。今年以来,在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已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项目7个、专项审计1个、医疗保险审计项目1个,投资审计项目31个,审计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2.5亿元,提出审计建议48条,充分发挥了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