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解决“择校冲动”重在教育公平
网言网语 
为医检打造“互认”土壤
生前重于身后,厚养优于厚葬
预期月薪超8000元不应被嘲笑
读懂“立法禁啃老”背后的民生焦虑
对互联网专车理应更包容
挤破殡葬乱象上的腐败泡沫
2015年04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视点
解决“择校冲动”重在教育公平



  ◎张均荣

  日前,针对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教育部要求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行多校划片,并将热点小学、初中纳入其中,以缓解“学区房”问题。不过,多片划区真能解决“择校冲动”?“择校冲动”解决不了,又如何缓解“学区房”呢?

  穷谁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在学生家长身上体现的可能最彻底。正如《我爱我家》中贾圆圆所说:上不了好学校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找不到好对象,足见上不上好学校的严重性。家长们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有了择校的冲动,他们花银子托关系想方设法向“好学校”里挤,没有关系托的就只好到好校的片区中多花些钱买套房,学区房的问题便应运而生了。
  据说,到2014年,各大城市就基本实现了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可我怎么感觉这也只是给“好校”附近的孩子们带来了福利,不在“好校”片区的孩子,来不了“好校”,也不等于没了择校的冲动。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剩下的只有无奈,家庭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孩子,还是会把目光投在学区房上,即便是多片划区,也不过是扩大了学区房的范围,给更多的孩子增加了机会。不过,只要不是给所有的孩子同等的机会,就算不得公平。可以说,多片划区只是治标,并不治本。要彻底解决“择校冲动”和“学区房”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实现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公平各级政府自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要实现义务教育公办化。义务教育是国家的责任,自然要由国家来办,公办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前提。我们虽然走出了民办教育遍布农村的时代,但教育的地域意识还并未完全消除,如农民工子女入学还可能存在隐性门槛,如学籍问题在转学中可能带来的麻烦等。如果我们能够打破区域束缚,揭去学生们的地域标签,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选择某个公办学校读书,或许更有利于革除教育弊端,盘活教育资源,开拓学生视野,提升教育水平。
  其次,要实现教育设施标准化。教育设施是构成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热衷择校,学校的教育设施优劣是一个重要标准。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按照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目标,推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学校设施没了优劣的差异,教育便多了一块公平的砝码。现在有些地方正在推进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但毫无疑问,离达成这样的目标还有相当距离。
  其三,要实现教育经费均衡化。办教育是要花钱的,教育经费的多少,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自然也是体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地区可以有穷有富,教育不能有厚有薄。既然义务教育全国遵从同一部法律,国家就有责任在平衡教育经费上有所作为。教育经费均衡了,学校也就没了重点普通之分,教师也就没有了收入多少之分。教师少了择校的冲动,学生的择校冲动又会从何而来呢?
  其四,要实现教师资源共有化。师资力量是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学生择校最看重的往往也是师资力量。有了好的设施、好的经费,就会引来好的老师,就会引来好的学生,这对好校是良性循环,对教育可就是恶性循环了。要打破师资学校所有的局面,让师资力量至少归县域共有,定期调配轮换,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化,整体提高教育水平。也只有实现了师资共有,才会解决择校冲动,使学区房问题消弭于无形。
  义务教育公办化,教育设施标准化,教育经费均衡化,教师资源共有化,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手段,虽然在这些方面近年来多有进展,但显然离目标距离还很大。至于多片划区之类的修补手段,虽然有益,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解决不了择校冲动,更实现不了教育公平,因此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到教育公平的建设上。只有实现教育公平,才会消灭教育腐败,才会塑造文明公民;也只有实现教育公平,才会真正建立起“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强大教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