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炳涛
近日,我市百名“美德少年”受到表彰。少年之德是社会道德的未来,引导少年践行美德是强壮文明道德根基、培育向上向善力量的基础举措和关键举措,意义深远。 “少成若天性”,少年时期天真单纯,是身心发育、习惯养成、人格塑造的起始阶段,接触什么样的色调,就会给人生涂抹上什么样的底色。从青少年抓起,传承中华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他们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须完成好的时代命题。 学“美德少年”,扬少年美德。培育少年优秀品德,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成年人有成年人的榜样,孩子们也需要孩子们的榜样,榜样精准化,效果才更好。评选“美德少年”就是要为孩子们树立专属道德标杆,易于接受,方便学习。受到表彰的少年,有的勤俭自强,有的诚实守信,有的尊老爱亲,有的友爱同学,有的乐于助人……他们是孩子们身边的小伙伴,也是小模范,表彰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孩子们见贤思齐、模仿学习。 耳濡目染养习惯,潜移默化塑品行。培育少年优秀品德,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积极参与。教育最终目的之一是塑造健全人格,教育者要把德育摆到更重要的位置,以培养有知识、有品行的合格学生为己任。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家长要注重自身言行举止,涵养良好家风文化,给孩子做好文明道德的“领路人”。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美则中国美。愿“美德少年”成为少年偶像,美德成为少年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