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梅
一叶知秋,说的是梧桐。“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花镜》中说梧桐:“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 就像有人质疑为何“春江水暖鸭先知”一样,怎么梧桐叶落而知秋?这是因为在古人是眼里,梧桐是有灵性的草木,它呼应时间的能力特别强,担负着上苍赋予它感知秋风的神圣使命,所以在立秋日的第一时间,它会落下第一枚叶子。随后,人间草木纷纷效仿,以枯枝、谢花、落叶,报告人间秋天的消息。 梧桐的高贵也因为凤栖的缘故。传说中的凤凰不栖他木,只择梧桐而落。尽管这是传说,但古代帝王将相以及文人骚客都喜欢梧桐树,倒是千真万确的。这一点,我们从他们写的诗词里,也能以一斑窥全豹。李煜《相见欢》说:“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其他还有白居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孟浩然“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等等。 梧桐对季节敏感的传说,也充斥在古代的典籍中。《花镜》的描写更是有鼻子有眼:“每枝十二叶,一边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有闰月则十三叶。视叶小处,即知闰何月也。”李渔在《闲情偶寄》卷五中说:“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李渔是浙江兰溪人,他看到过梧桐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算是一饱眼福了。 亭亭玉立,青干青叶的梧桐树,叶大荫浓,是很好的庭院观赏木,消暑知秋,他木难比。“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这又是梧桐树独树一帜的品性。正是其这一本性,让梧桐木做出来的古琴无与伦比。陆玑在《毛诗草木虫鱼注疏》中说:“桐有青桐、赤桐、白桐,宜琴瑟。”《庄子》无意间也描绘出一幅“高士—梧桐—古琴”的美图:“依树而吟,据槁梧而暝。”苏轼在《孤桐》诗中也说过:“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如今,凤凰已不见,古琴人少弹,只有这清高的梧桐还生活在这个尘世间,与我们那样亲,与我们那样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