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北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喋喋不休者
一叶知秋
写在立秋
小城早市
麦秸垛
夏荷
2017年08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麦秸垛



  ◎王畔政

  芒种过后,北方农村的场院里突然冒出了一排排麦秸垛,麦秸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常见的多是圆柱体。
  我的故乡在鲁东南半岛,小麦是家乡重要的粮食作物。每到芒种季节,“一夜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麦穗像高扬丰收的旗帜,闪动着金属质地的光芒。微风过处,翻腾着一波一波的麦浪,整个田野弥漫着饱满的麦香。炎热赶不走庄稼人丰收的喜悦,肩搭一条毛巾,头戴一顶斗笠,兴冲冲地赶往麦地,拉开马步,挥动锋利的镰刀,一顿饭的功夫,就割倒了大半个畦子的麦子。透过粒粒鼓胀的麦穗,我似乎看到了一个个雪白柔软的馒头,这客观的意象刺激了我的味蕾。趁歇息的空儿,摘几支麦穗,手搓,然后吹拂麦穰,青灿灿、胖墩墩的麦粒们便跳跃着走进口腔。有时,点一把小火,火烤麦穗,火灭麦熟,搓麦粒送入口,在大片麦子的身旁,毫不害羞的大快朵颐,霎时吃得满腮染灰,唇齿留香。大约三五天的时间,麦田便呈现出了大片大片白茫茫的麦茬。
  小麦上了场,忙坏了我们的娘。她们集体出动,为的是轧麦子、整理麦秸。一人一把菜刀,一个木墩,一个马扎,就是她们的全部装备。每人都在自家的麦子垛旁,摆放好木墩,坐好马扎,拉开架势,带着麦穗的麦秸不停地在她们的怀里跳跃着,一把一把地拽齐麦穗,手起刀落,咔嚓咔嚓,阳光炽热,汗水和麦穗齐飞,麦穗和麦秸分离,麦穗晒着,麦秸堆着。这时候,女人们绝对是麦场里的主宰,轧麦子是灵巧的手艺活,大老爷们只配做点粗活重活,这时只好听候发落一边呆着,做些翻晒麦穗打场晒粮之类的活计。轧好的麦秸,再用使水泡过的麦秸一个个捆绑起来,然后,大老爷们再将一个个麦秸垛成麦秸垛。
  轧麦秸是为了盖房培屋所准备的重要建筑材料。那时盖房缺砖少瓦,房顶就用草培,这里的草培房实际上就是麦秸盖顶房。麦秸培房顶最大的好处就是冬暖夏凉。房子盖起来后,三五年就要换一次麦秸,因而,年年麦收,年年就要筹备一些麦秸。各家各户根据需要的多寡留存麦秸,其它用不了的就和麦穗们一起晾晒,然后打场脱粒,又打出了一堆一堆的麦穰。麦秸和麦穰分离堆放,麦秸垛、麦穰垛都叫麦秸垛,大都是圆柱体形状。那时我总想独立垛一个漂亮的麦穰垛,但垛一个好的麦秸垛却不是件容易的事。麦秸麦穰们经太阳一晒,非常光滑,场院里的老庄户把式们不大一会功夫,就将一堆杂乱无章的麦秸们集中在了一个直立、体态丰盈的圆柱体麦秸垛上,简直像雕琢了一件草垛艺术品。
  麦秸垛一个个站立起来了,在村庄的周围。早晨,麦秸垛站在场院里目送我们上学、上班、上坡;傍晚,麦秸垛迎接我们回家吃饭、休息、娱乐。月光透亮的晚上,小伙伴们也常常来到麦秸垛身旁嬉戏、玩闹、捉迷藏。如今,砖瓦房代替了草培房,联合收割机代替了镰刀收割麦子,麦秸垛也几乎消失在了村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