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 |
市人防办全力打造“阳光·人防”品牌 |
|
|
本报讯 (记者卢姝言)市人防办结合工作实际,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开展了“阳光·人防”品牌创建活动,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确保了事业在阳光下健康发展。 打造“阳光·人防”品牌的核心是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关键在于对权力运行过程实施有效监控。一是明确职责权限。对照“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权限,通过定岗、定职、定责,梳理形成包括权力行使依据、程序、时限及相应责任的职权清单,让每名同志都能清楚自己岗位的职责、权力,从而实现“行政权力法定化、隐性权力显性化、所有权力结构化”。二是排查廉政风险。从排查廉政风险点切入,从党员干部的心灵深处发起强大攻势,使排查风险点的过程成为接受廉政教育的过程、强化廉政风险防范意识的过程、筑牢拒腐防变前置关口的过程。共排查出潜在廉政风险点49个。三是确定风险等级。从风险形成的内外因素分析入手,对每个潜在廉政风险点进行了评估界定,确定了高级别的风险点10个,中级别的风险点26个,低级别风险点13个。根据岗位职权大小和风险点多少确定了一级风险岗位2个,二级风险岗位3个,三级风险岗位6个。四是梳理工作流程。对过于简单的权力运行流程适当增加控制环节,对过于粗放的流程适当进行细化,使每个环节相互配套、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形成完善的岗位制约机制。共绘制权力运行流程21个。在此基础上汇编成册,人手一册。五是完善监督体系。建立了以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为点,以权力运行的流程为线,以制度建设为面的监督体系。先后修订完善了各类行政审批流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和内部审计管理办法等65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实施了政务公开,将职权、标准、流程、制度、人事、财务等通过网站、大厅、专栏、明白纸等形式予以公开,增强了社会对人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为监督权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了人民防空网站的日常维护,及时更新内容,增大信息量。特别是“123阳光收费”,将所有开发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数量网上公开,使开发商可查、可比、可举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评议、述职述廉、内部审计等多种形式,增强了内部监督力度;定期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人防工作视察,增强了行政监督力度;从开发企业聘请监督员,增强了社会监督力度;积极参与《行风在线》等栏目,增强了舆论监督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