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玉凤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坚信,人类不可能在四分钟时间内跑完一英里。这一信念是如此的坚固和流行,以至于各个时代最伟大的运动员都认为,四分钟跑完一英里必然是超出了人类极限的,甚至连生物学家也确定,这已经超过了人类身体和心理的生物极限。然而,1954年5月6日,每小时15英里的逆风也未能阻止牛津大学医学院学生罗杰·班尼斯特突破一英里赛跑四分钟大关—他用了3分59秒4一举突破了人们固守的“四分钟障碍”。 罗杰·班尼斯特之所以创造这一佳绩,尽管离不开他体能上的苦练,但更应归功于他精神上的突破。而这种精神突破的强大力量更是被紧随其后的跟随者所证实:在随后一年里竟有37个人进榜,在再后的一年里更高达300人之多。 这个实例告诉我们,有些事情人们之所以不去做或“做不到”,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人们相信“不可能”,而许多的“不可能”只是一种自我设定,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限制规则”。 而这种人为设置的“不可能”时常在我们身边甚至自己身上发生。比如,有时候有些事没有取得成功,或者某个梦想的目标没有实现,往往并不是因为能力素质、客观条件等因素的束缚,而是在面对问题时不敢尝试,或者面对多次失败以后,心灰意冷,给自身和自己的能力人为设限,选择了再也不抱成功希望的态度,放弃了再做任何尝试的努力。正如从小就被驯服的大象一样,一根小小的竹竿和细绳就能把其“拴牢”,然而我们知道,真正拴住大象的不是竹竿和细绳,而是从小养成的“没办法逃脱”的惯性驯服。而在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人的思想被“细绳”拴在了并不牢固的竹竿上,最终导致了行动受限、梦想破灭。 有人说,路的尽头依然有路,只要你想走;而爱迪生也曾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可行的,于是我就会做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学会摆脱思维定势,让思想冲破“人为设定”的牢笼,努力开拓进取,生活中或许就少了许多“不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