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策划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潍坊日报·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你的眼神刺痛我的心
草根编辑的“春天里”
细微之处彰显责任和使命
一份特殊的记者节礼物
让文字折射人生的感动
记者,让我们感受温暖
早晨从下午开始
站在水中的树
记者打工的一天
和时间赛跑
2014年01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份特殊的记者节礼物
潍坊晚报 张振民



  虽然不是战地记者,却真实地经历了一次真枪实弹的战火洗礼,沉闷的爆炸声中,飞旋的弹片擦过我的右颈部,留下一道长长的血痕,也留给了我与死神擦肩而过难以磨灭的惊险的采访经历。
  那是2001年11月5日,记者节前夕,那时我还是潍坊晚报新闻110办公室的一名热线记者。那天傍晚,有读者报料称,有施工人员在城区北宫西街挖出了一枚大炸弹。我随即赶到现场进行采访,这是一枚解放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美式航空炸弹,前后引信完好,有120厘米长,在爆破专家的现场指导下挖出来时是由四个民工合力抬起的。
  第二天,我跟随潍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的爆破专家刘术君一同赶往潍城区符山镇黄山沟,在当地派出所布置警力加强了周围地域的警戒后,众人将埋在一辆小型货车车斗黄土中的炸弹小心翼翼地抬下来,放置在一个东南西三面是二三十米高石崖的大坑里。刘术君在炸弹旁安装了3个引爆器、1公斤硝铵炸药,并开始连接线路。此时现场所有人员都躲到了刘术君选好的爆炸死角,并按要求关闭了移动电话和BP机。
  作为安全地带的爆炸死角看不到炸弹引爆的全过程。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刘术君只好安排我伏身在大坑北面距离炸弹约100米外一处土岗后面,这是一处绝佳的观察位置。
  远远地看见刘术君在远处一座土岗后挥了挥手,紧接着脚下猛地一震,正前方石崖下一股黑烟呈蘑菇状腾空而起,上升到二三十米高处后迅速扩散。几乎与此同时,耳旁响起一声沉闷的巨响,紧接着一些石块、土坷垃砸在我身上,耳旁槐树、荆棘丛里响起噼里啪啦的声响。一块3厘米长的锋利弹片呼啸着从我耳旁飞过,在我的右颈部划出一道七八厘米长的血痕,热乎乎的……
  事后,刘术君大喊侥幸,因为再偏差一点点,尖锐的弹片就会割断我的颈动脉,荒山野岭里,后果将不堪设想。
  次日,当年还“惜版如金”的潍坊晚报(2001年时潍坊晚报版面设置讲求信息量,主要刊发“豆腐块”小消息)拿出一个整版的版面刊发了我分“挖弹记”“运弹记”“引爆记”“感受”等几部分采写的《炸弹就是炸弹,吓人一身冷汗——感受惊心动“坡”》的重点报道,曾上过越战前线、时任潍坊晚报副总编辑的许荣安同志拍着我的肩头说,潍坊晚报破天荒发这么大的版面,这就算是对你“战地历险”的奖励了。
  或许好多人都不相信,那块被朋友和同事视为“不祥之物”的弹片被我当作当年的记者节礼物宝贝一样精心保留着。
  事隔多年,这块闪着狰狞寒光的弹片仍然锋利无比,每每看到它,我就会回忆起这次不平凡的采访经历,这也使得我更加懂得了生命的宝贵和新闻记者肩头责任的重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