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三点准时在四楼会议室开编前会,是日报总编室所有编辑多年的习惯,编前会结束后的四点到五点钟,在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心里,或者已经在暗自筹划下班后去哪里买菜、晚餐回家做什么饭,而对于一名潍坊日报的夜班编辑来说,我们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按照编前会谈定的版面安排,选稿、编稿、排版、出样、校对,每日固定不变的程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按部就班地进行,直至版面最后打包、签字、完成传版,编辑的工作才算结束,下班回家的路上,更深夜静,看看表,时针已将要指向十二点。 回到家,在家人的轻微鼾声中悄悄地盥洗、上床并能迅速入睡,对很多编辑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时候,充满大脑的往往还是当日的各条新闻,晃在眼前的还是刚刚付印的版面,标题是否还应更准确精炼?稿件编排是否最稳妥合适?图片的处理是否能更醒目突出……忙碌工作中紧绷的神经在持续兴奋中,要进入真正的睡眠时间,一般就在凌晨了。而这时候,放在枕边的手机若再突然响起来,这一夜,想再睡着,就更难了。 手机24小时开机,是报社每名编辑记者的职业习惯。跟很多常年值夜班的同事聊起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晚上下班回家后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听到手机铃声响起。因为有重要稿件的变动、重大突发新闻需要处理,已经付印的版面甚至已经在印刷中的报纸,都必须重新改版。 在深夜刚刚回到家,接一个电话马上返回报社去改版,是我和我的同事都曾有过的特殊经历。但无论是换一篇稿件还是改一句话、一个词,我们都不曾因为在深夜的往返奔波而发怨言,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是在报纸与广大读者见面之前,能来得及修正错误,对一个编辑来说,都是幸运的。因此,从业多年的一位同事曾对我说,他最害怕的,并不是在深夜响起的电话声,而是第二天上午。见报后如果再有读者来电反映报纸上有不妥之处,对编辑来说,那才是无法修正的失误,才是真正的遗憾。 有人说“报纸是遗憾的艺术”,作为报人,我们无法保证每张报纸都完美无憾,但对缺憾的尽量修正和对完美的无限追求,则始终贯穿着我们的职业生涯。正是基于此,潍坊日报一代又一代的编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种平凡单调的工作、享受着这种昼夜颠倒的生活。无论是在别人放松休闲的周末假日,还是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对编辑们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样平凡的工作日。 习惯于在别人下班后上班,在别人休息时工作,才能体会编辑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这种快乐可能来自反复推敲后确定的一个好标题、来自同事间多次协商后设计的一个好版式,也可能来自第二天报纸见报后读者的一封鼓励的邮件,通讯员的一个感谢的电话。 在家的上午,经常接到读者或通讯员的电话,或对报纸的不足提出批评建议,或对改后的稿件表示满意感谢,无论是鞭策还是鼓励,我们都诚心接纳,充满感激。惟其如此,我们的工作才能去粗取精、日臻完善。 下午两点一刻,准时从家中出发。深秋的太阳依旧明媚温暖,午后小睡让我重新精神焕发。两点半左右,步履匆匆地走进忙碌的编辑大厅,我作为潍坊日报编辑的一个新的工作日,又开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