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安丘创新机制激发乡村教师活力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雁归兴安”行动回引在外优秀人才
用速度和温度让人才“落地生根”
安丘卫健系统培育卓越人才队伍
人才引领构建安丘文化发展新格局
构建“引育留”一体化人才工作体系
“三力”齐发打造科技人才“强磁场”
突出高端金融人才“一对一”服务招引
“三靠三引”为乡村振兴构筑人才高地
加强统计执法人才队伍建设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2022年04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招得来 留得下 扎下根
安丘创新机制激发乡村教师活力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高慧)近年来,安丘市坚持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提升乡村教师幸福指数”这个目标,努力实现乡村教师队伍“招得来、留得下、扎下根”。大盛中学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安丘市职业中专获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学校。
  多种形式交流轮岗,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全面开展跨校竞聘。为解决偏远学校教师缺编问题,按照“总量控制、全市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原则,科学制定县管校聘实施方案,组织各学校开展竞聘工作,实现教师从超编向缺编学校、从城区优质向农村偏远学校的有序流动。近三年,共有1734人次参与交流轮岗。
  深入实施城乡交流。为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从2007年开始,安丘市就组织开展了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截至目前,共组织905人次参加城乡交流。同时,定期对交流教师出勤、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等进行考核,进一步提高了交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积极推进“三区”支教。受交通和工作生活条件限制,山区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该市结合“三区”教师支教计划,每年选派约30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提升乡村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全面落实激励政策,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做大做强绩效工资增量。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将义务教育学校生均绩效工资增量、班级管理团队激励经费等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统筹分配,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2020年以来,拨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工资增量资金500多万元。
  落实乡村教师支持政策。为该市乡村教师发放乡镇工作人员津贴补贴,人均每月发放补贴450元,自2021年起每人每月又增加600元。在将农村中小学中高级岗位比例上浮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落实基层教师岗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基层正高级岗位名额单独分配,评聘结合。
  大力实施乡村教师安居工程。近年来,共计投入资金3734万元,在14处镇街区建成教师周转宿舍900余套、30000多平方米,配备洗衣、洗澡、降温、取暖等设施设备,解决了乡村青年教师、交流教师的吃饭住宿、生活娱乐等问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
  深化教师层级发展,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实施教师层级发展制度。每年初对教师层级发展方案完善后进行备案,9月份学校组织开展层级调整,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为教师发展提供客观记录和认定依据。严格管理底线,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特别是不担任一线课程教学的人员,一律不认定教师层级。
  层级推进教师培养培训。通过对不同层级教师开展分层培训,激励教师爱岗敬业、不断进取,全方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素质。骨干型教师培训,注重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的结合;导师型教师培训,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组织新教师培训,力争达成新入职教师“一年站稳、二年入门、三年成才”的工作目标。
  发挥名师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配发必读书目、开展专题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名师、骨干教师的教育创新和实践能力。发挥名校长、名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成立以齐鲁名校长徐军民为核心的“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和市、镇两级党员名师工作室,将工作室打造成乡村教师发展的助推器。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